9月27日,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,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的AI在管理科学科研中的应用边界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,20余位来自高校、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。本次研讨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祁明亮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纪雯担任执行主席,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潘禹辰、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戴现朝担任学术秘书。
主旨报告环节,瑞河储能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技术总裁周彦钊以“人工智能在研发型企业管理中的实践”为题,围绕产品研发、项目管理、绩效考核等关键环节,系统阐释了AI在研发型企业管理中的落地路径与实践成效,展现AI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运营效率方面的独特价值。纪雯研究员作“人工智能驱动的能源电力运营管理研究与实践”报告,重点分享团队在能源电力领域的最新探索与应用成果,深入揭示了AI技术在能源电力运营管理中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潜力。祁明亮研究员以“AI赋能科研活动的治理实践与建议”为题,从AI的技术优势与赋能方向切入,深入剖析了AI的潜在风险与应用边界,以及AI在科研领域的多重价值,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思路与发展建议。
自由发言环节,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在管理科学科研领域掀起的变革、面临的挑战与风险等话题,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。其中,微软(中国)有限公司资深算法工程师林志宏认为AI在提升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性方面优势明显,但在推动原创性和学术创新上仍显不足。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李雨声提出AI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考核有一定冲击,强调夯实底层基础理论的重要性。
大家一致认为,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拥抱AI,主动引领其在科研中的合理应用,让AI成为推动学术研究的有力助手。然而,AI并不能取代科研人员的独立思考与原创探索,更不能成为主导学术发展的力量。未来,要在夯实底层基础理论基础上,充分利用AI优势并明确其应用边界与伦理约束,保证科研健康可持续发展。